产品验证TAG标签加入收藏

销售咨询热线:0579-83188302

业务咨询:

联系电话:

0579-83188302

电子邮箱:

Email:market@fynet.c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品溯源:二维码或是突破口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以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善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保障消费者利益不失为上策,食品溯源技术在这一大背景下正在快速发展。农业部、各省市政府、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运营商、食品溯源技术提供商与消费者共同构成了食品溯源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关系到老百姓“菜篮子”安全的食品溯源也是我国大力推动的物联网的典型应用之一,相关方或可以通过这一切口,实现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

处于试点应用阶段

       食品溯源按食品类别分,有畜禽产品、水果、蔬菜、水产品等;按信息感知技术分,有RFID、二维码技术;按食品流通环节分,有原料商、生产加工商、物流商、分销商、消费者等;而且,食品溯源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涉及面如此之广,因此食品溯源技术的推动必将是循序渐进的。

       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是一项长期、复杂和庞大的事件。鉴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周期,食品溯源将先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总结实践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

       目前,我国在食品流通和追溯方面已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和示范项目。今年一月,农业部印发了《动物电子耳标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包括天津武清县、新疆建设兵团在内的4个地区开展动物电子耳标试点,总规模约4万头,主要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农业部将根据试点情况提出下一步电子标识应用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而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城市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试点方案,安徽、青岛、杭州等城市近期都建立了肉菜流通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三大运营商也都制定了农业物联网的具体发展规划与试点地区。

       核心技术尚有差距 政府扶持欠佳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管理,就是为所有食品建立“电子档案”,动态收集其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的流动信息,最终实现可追溯,位置可跟踪,第一时间实现主动控制,将危害降至最低。

       在保障食品溯源方面,虽然传输层的技术还有待解决,但相比感知层的技术来说,还是相对成熟的,目前所要解决的,主要是硬件建设和协同问题,而感知层的技术还面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被动局面。

       以传感器为代表的感知技术是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核心技术,美、日、英、法、俄等国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关键技术之一。而我国企业基本掌握了低端传感器研发的技术,但高端传感器和新兴传感器的部分核心技术仍然未掌握。我国仅有组件式传感器的通用标准,新型传感器标准基本为空白。因此,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由于中国目前正在使用的传感器达几千种,每种传感器都有不同的标准、协议、接口和通信模块,并且中国目前使用的传感器大部分来自国外,一个传感器的价格从几万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因此,居高不下的成本就会让业界对物联网应用的大规模推广望而却步。

       食品行业信息化是大趋势,但在我国食品行业中,小企业多、规模普遍较小、利润率比较低。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伟介绍,目前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不到4万家,只占全国食品企业总数的1/4。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食品企业和食品安全生产服务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

在二维码方面寻求突围

        食品行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虽然尚有诸多问题,但信息化建设还是要循序渐进。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国家和政府都在关注并积极推进物联网在食品安全可追溯中的应用,传感技术作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备受关注,在今年正在召开的两会中,很多人大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食品溯源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党组书记张新建建议:“首先,在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应以新型的RFID技术或者二维码标识为载体,以移动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对食品安全的基本信息进入详细录入。其次,执法人员必须对标识编码、标识佩带、身份认证等信息进行录入和检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条都需要强制执行。最后,监管部门需对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便于进行数据分析与查询等功能。”

        而人大代表、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则提出个更细致的物联网技术发展建议。“我国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分析未来物联网领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在哪里?”王晶表示,“RFID技术虽然是将来应用的关键,但几乎都被外国人申请了专利,甚至在应用的空中协议上也全部被外国人申请了,在这方面突围比较困难。我认为国内企业最容易突破的还是二维码技术,其中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责任编辑:风云网络)

上一篇:食品追溯,如何突破“看上去很美”?
下一篇:不干胶电子标签适应哪些行业
返回顶部